服务热线:400-8915-877
返回列表

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简介(五)

来源:BB平台体育    发布时间:2024-09-17 08:49:02

  项昌乐,1963年4月15日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中国工程院院士,机械设计及理论专家,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车辆传动重点实验室(北理工分部)主任、教育部科技委能源与交通学部委员。

  1984年,项昌乐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1997年,任车辆传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北理工)主任,2002年任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院长,2014年11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2015年5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2019年9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2021年10月,任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项昌乐长期致力于特种车辆传动研究与人才教育培训。他是我国特种车辆传动技术领域的领军人才,一直从事特种车辆传动的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装备研发等工作;承担重大基础研究、重大背景预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科研项目多项;攻克车用大功率液力变矩器、液力机械综合传动和机电复合传动的关键技术,主持研发系列大功率液力变矩器、液力机械综合传动系统,实现系列装备批量应用;发明并主持研发大功率机电复合传动系统,并在型号中应用。

  向锦武,1964年4月2日出生于湖南岳阳,飞行器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智能无人飞行系统先进的技术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

  向锦武于1984年从南京航空学院本科毕业后,进入在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工作;1990年获得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之后进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1995年博士后出站后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作,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

  向锦武长期致力于飞行器设计技术探讨研究、型号研制与人才教育培训。在无人机系统模块设计、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等方面做了系统性、开拓性工作。主持研制了中国第一型中高空远程长航时无人机系统,建立了远程长航时无人机系统技术体系,发展了系列化多型长航时无人机系统。

  肖龙旭,1962年6月8日出生于山东省寿光市,党员,导弹武器控制理论与工程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火箭军研究院研究员,专业方面技术一级。

  1979年,肖龙旭毕业于寿光中学。1980年,考入第二炮兵工程学院(现火箭军工程大学)导弹专业,后于1984年获学士学位。2002年,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获得博士学位。2019年11月22日,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肖龙旭长期从事导弹武器发展论证与应用工程研究。为地地导弹精确打击、快速机动作战和有效突防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在导弹制导控制、测试发射等方面提出多项原始创新技术。

  徐青,1960年10月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船舶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一研究所研究员,首席技术专家。

  徐青于198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同年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七〇一所助理工程师;1985年12月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七〇一所副科长;1993年12月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七〇一所副主任;1996年2月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七〇一所主任;2003年10月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七〇一所副所长;2016年11月任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七〇一所集团首席技术专家、总设计师;2019年11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徐青主要是做驱护舰总体研究设计,他先后担任中国首型远海隐身护卫舰、第三代护卫舰和首型万吨级驱逐舰总设计师,在舰船总体设计、联合推进和作战系统集成技术领域取得开拓性创新成果。

  严新平,1959年7月28日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水路交通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 。

  严新平于1982年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87年获得武汉水运工程学院船机制造及修理专业工学硕士学位;1992年至1996年担任武汉交通科技大学船舶机械工程系副教授、系副主任;1997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9年至2000年担任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可靠性工程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常委;2000年至2015年担任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智能交杨通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常委;2008年至2016年兼任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党委书记;2014年担任内河智能航运交通运输业协同创新平台主任;2015年担任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16年担任智能航运与海事安全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基地主任;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严新平长期从事水路交通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严新平在船舶动力设备磨损诊断、航行风险控制、智能驾驶等有开拓性的工程应用成果。主持研制了磨损在线监测与远程诊断系统、航道通航运行系统、“航行脑系统”及船舶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

  杨德森,1957年4月6日出生于黑龙江牡丹江,水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

  杨德森于1978年考入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88年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96年至2000年担任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部水声工程系主任;1998年获得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2000年至2002年担任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助理兼研究生部主任;2002年至2015年担任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2010年担任水声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杨德森长期从事海洋信息技术、水下目标新型探测技术、潜艇等水中兵器声隐身技术特别是水下噪声振动测试及其控制等领域的研究和人才教育培训工作。他提出并建立水下目标声矢量探测模式与系统,是中国水声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创新成果,对改善和提高中国声呐装备技术水平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研制成功水下低噪声目标辐射噪声测量系统,开辟了中国水下低噪声目标辐射噪声测量新途径;在水下系统主要噪声源识别和探索新的潜艇声隐身技术方面取得多项成果。

  杨华勇,1961年1月12日出生于重庆市,流体传动与控制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主任,国家电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1982年杨华勇从华中工学院毕业后进入西南农学院农机工程系任教;1984年前往英国巴斯大学流体传动及控制专业学习,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1988年获得博士学位后进入英国国家核能联合公司从事博士后工作;1989年回国后在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1991年博士后出站后留在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任教,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1997年担任浙江大学流体传动及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至2001年);1999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2000年担任国家电液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8年入选浙江省特级专家;201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7年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杨华勇长期从事电液控制方面的理论研究、基础元件和系统开发、盾构与液压电梯关键研发技术以及工程化等工作。他突破了盾构压力稳定性控制、载荷顺应性设计和姿态预测性纠偏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攻克了掘进过程失稳、失效、失准三大国际难题,研发出土压、泥水和复合三大类盾构系列新产品;攻克液压电梯速度与位置精确控制、势能高效回收关键技术难题;提出新型平衡阀设计新方法,研制了样机并实现了工程应用。

  杨树兴,1962年11月12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野战火箭武器系统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总工程师、中国兵器首席科学家,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总工程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

  杨树兴于1980年考入北京理工大学,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1年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先后担任讲师、教授;1996年至2000年担任北京理工大学研究室主任;1998年担任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分党委书记;2000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2002年担任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2008年担任“国防科学技术创新团队”带头人;2016年,担任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总工程师;201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2年1月,任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院长。

  杨树兴在野战制导火箭武器系统总体设计、旋转弹导航与控制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开创性成果 。主要成就有:一、主持首型野战制导火箭武器研制,突破了点面多目标快速打击、动能深侵彻等关键技术,综合性能跨入国际先进行列,侵彻厚度国际领先。二、创建了旋转火箭弹导航与控制技术体系,突破了动态稳定性、惯性导航等关键技术,使野战火箭打击精度由百米级提高到米级。三、主持解决了远程火箭弹修正控制难题,突破了快响应执行机构、减小速度方向散布等关键技术,实现了从无控到有控的技术跨越。

  尹泽勇,1945年2月14日出生于重庆市,原籍江苏宝应,航空发动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两机”重大科学技术专项发动机工程总师,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 。

  尹泽勇于1967年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结构力学专业毕业;1985年至1987年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机械与航空工程系作访问学者;1990年获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70年进入中航工业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工作,历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中航工业集团科技委副主任兼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大客发动机验证机项目总设计师;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5年出任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首任院长 。

  尹泽勇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及直升机传动系统研发工作。主持研制中国第一型设计定型并交付使用的涡扇发动机、第一型自主研制定型并交付使用的先进涡轴发动机、第一型自主研制的大飞机用先进大涵道比发动机、第一型自主研制并交付使用的先进直升机传动系统及最大吨位直升机主减速器等多种型号,致力于航空发动机先进组合结构及循环对称接触结构分析、先进各向异性单晶高温材料构件、发动机总体及部件气/固/热多学科设计优化以及高速化、智能化等未来航空动力技术的创新研究及工程应用工作,对中国航空发动机及直升机传动系统技术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返回列表
近期新闻